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至和睦客棧打工換宿心得─舊城勁古錐

作者:陳葦珊

第一眼看到和睦客棧印象很深刻也莫名的安心,心想:「這是一個值得落腳一陣子的地方」。

和睦客棧二樓掛著反核旗幟

客棧一樓販賣原味雜貨等,是間概念小店。打工換宿的人可以使用的空間就是二樓以上,算是很寬敞的。穿越樓梯和兩個小木門,打開大門,就看到樸實有份量的桌椅擺設,還有入住須知、參考資料和一些可以悠哉閱讀的書。我特別喜歡吧台的感覺,還有燈光挑選的十分具有點綴效果。附近一帶,嗅聞得到老房子的氣息,和睦客棧亦如是。不過,也非常能夠感受到老屋子透過整頓之後,散發出來的活力。
三樓睡鋪外的空間,還有精心具有古意及創意的擺設

     原本我以為我的工作會是比較靜態的,例如文章寫作或者客棧清潔維護。不過可能是因為我住宿十天,為時不短,所以,抵達當天的下午,就被告知明早要跟兩個森林系大四的女生一起去內城那邊的農場打工。

                                                   
手寫的阿財農場標示

搭乘客運,繞過一段小路,就到了「阿財農場」。這個十分具有台味的名字,就是負責指導我們,及整個「阿財農場」實際操作的阿伯的名字。農場的工作,我還算是熟稔,過去暑假都會回鄉下幫忙外婆家的田事。所以除草、揀菜都還能勝任。而且阿財叔和其他日和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也非常親切。總是關心著我們是否記得喝水,要我們盡量在涼蔭下工作等。

每次做完一天(六小時,中午休息,可住兩天)的工作,從農場返回客棧,心裡總是充實的。或許,勞動的時候思緒會獲得更有效的沈澱。平常在台北或新竹上課唸書,環境太過狹小,總覺得很容易疲乏。在農場勞動,雖然流很多汗全身臭臭的,有時也會累到吃完飯就困倦不已,但是起床早了,身體也暢快許多。
               
阿財農場一隅
後來聽從建議,我一天打工,一天休息。剛好有時間緩衝一下。時值夏日,天氣熱到穿鞋走路時一樣腳底發燙。於是我根據天氣狀況,訂定每天的行程。中午(十一點到兩三點左右)盡量不要出門。接著,我參考宜蘭縣文化局出版的《宜蘭城慢遊(工藝篇):宜蘭市舊城區深度導覽手冊I》,大致選定我每天要走的路線。這本書今年四月才剛出版,介紹頗為詳盡。讓我對宜蘭城的想像又添加了一些可考的歷史成份。我把舊城當作一塊餅,劃成東西南北四份,慢慢咀嚼其中不盡相同的風味。為了更完整,也把宜蘭河堤的部份納入。

     如果行走當天有主題,就可以整理成幾條路線。例如,文學考古路線:文學館、宜蘭縣設治紀念館、人文空間、日治時代建築,延伸到火車站附近,作家黃春明的「百果樹紅磚屋」(我就在這裡宛如包場,看了卓別林著名的《摩登時代》),如果還不累,「舊書櫃」二手書店,提供有咖啡輕食餐點,心靈的,以及肉身的。這兩個地方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從老建築的活用和內容的陳設,也不時舉辦各種活動,在舊城,這樣的地方還不算少。你也可以嚐試藝術欣賞路線,從佛光山的蘭陽別院開始,有常設展還有一些不定期的展覽,我去的時候,剛好欣賞到工藝作品聯合展,和舊城匠師的古老技藝隔著時代相互呼應,返回客棧時,還在榮民醫院的員山分院看到繪畫展覽告示。很好奇的一探究竟,原來是診間之間的掛畫緩和了醫院的氛圍。其他還有老店美食路線、鄂王社區、雜貨街豆腐街打鐵街…匠師及其工藝探訪路線,幾天下來,還不自覺地走了不少有歷史的大小廟宇。

     但如果可以,準備好涼被(如果不習慣睡木板通舖,還可以多帶一個枕頭),別忘了防曬用具口罩外套乳液等,從你所在的地方出發。讓自己試著融入舊城的生活步調。如果不像我一樣喜歡獨自出行,卻剛好沒有人可以陪伴的話,可以試著每到一個地方,都告訴自己:「這是『我的』國小、這是『我長大的』地方、這是『我常來』拜拜的土地公廟…。」總之,就是設法讓自己多一點安全感。

走著走著,腿酸也勁開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